認識人體溫度與測量方法 | BE-4302 安心量 | 行銷課程、代經營、進擊廣告、行銷機器人、行銷服務、廣告機、上課錄影、雲開班、監視系統 | 藍眼科技

認識人體溫度與測量方法


人體體溫 (Human body temperature),或稱之人體正常體溫 (Normal human body temperature, Normothermia),測量出的結果,取決於在一天中的時間中人的身體內發生的變化,以及該人的活動水平。

正常體溫一般值在口探(舌下) 36.8±0.4℃ (98.2±0.72°F),體內(直腸,陰道) 37.0°C (98.6°F)。

身體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溫度,直接測量體腔內部的直腸或陰道的結果通常比口探測量稍高,而且口探測量比皮膚測量稍高。其他地方,如在手臂或耳後會產生不同的正常溫度。在一天中,因為身體的需要和人活動後的變化,一個健康的人體溫度在早上會較低,在傍晚和晚上則高大約 0.5℃(0.9°F)。其他情形也會影響身體的溫度,例如:當一個人餓了、困了、病了、或天氣冷,體溫也隨之變化。

人的平均體溫為 37.0°C (98.6°F)。但是正常的體溫可能介於 36.1°C (97°F) 和 37.2°C (99°F) 之間。每個人的體溫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此人的活躍程度或一天中的測量時間。通常,老年人的體溫會低於年輕人。


發燒

發燒 (fever),又稱作發熱 (pyrexia) 或發燒反應 (febrile response),其定義為體溫在調節時超過了平常體溫。現在醫界並沒有一致認可的正常體溫上限,文獻從 37.3 到 38.3℃ 都有。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心將原本的體溫設定 (set point) 調高,即為發燒,並讓人感到寒冷。這使得身體為了生產更多熱而出現肌肉收縮,且開始試圖保存熱量。當體溫調定點回到正常值時,即為退燒時,患者就會開始感到燥熱,出現臉紅,也可能開始流汗。發燒通常不會高到 41 至 42 °C (105.8 至 107.6 °F)。

體溫須多高才能符合發燒的定義呢?醫學上,常以核心溫度 (core temperature) > 38℃ 來判定發燒,但是目前許多測量方式並不能反映個體的實際核心體溫,所以我們可依據體溫的測量方式對發燒有不同的定義。一般而言,腋溫 > 37℃、口溫 > 37.5℃、肛溫 > 38℃、耳溫 > 38℃、額溫 > 38℃ 可視為發燒。此外,我們尚須考慮患者年齡、測量時間點、或是患者是否剛活動後或攝取食物後,才能做正確的體溫判斷。

發燒可能是身體正在對抗感染的跡象。一旦有細菌或病毒入侵,身體的防禦(免疫)系統就會被激活,體內繼而發生許多反應。發燒便是這些反應的一個標誌。發燒本身並非疾病,而是身體遇到問題的一種信號。發燒是指身體製造過多熱能或身體的體溫調節失調,導致身體的溫度高過溫度設定值,或溫度設定值本身過高。發燒可能是由許多疾病造成,從小病到重症都有可能,這包含了病毒、細菌、寄生、普通感冒、流行感冒、泌尿道感染、腦膜炎、瘧疾、闌尾炎等。 非感染性的發燒成因包含了血管炎、深靜脈血栓、藥物的副作用、癌症等。另外,發燒不等同高熱這類疾病,不同之處在於,高熱起因於身體累積的熱能過多,或是身體的散熱功能不足,導致體溫超越正常體溫設定點,像中暑即是高熱的一種。

發燒是體溫升高。通常是感染的跡象。發燒本身通常是無害的,可能會有所幫助。發燒通常不需要治療。發燒是常見的生理警訊,它的意味您的身體出現異常。由於人體的體溫是受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所控制,在正常生理狀態,它的調節功能會維持體溫在設定點 (set-point) 溫度。若體溫調節中樞受發熱原 (Pyogens) 影響造成設定點溫度增高即產生發燒的情形。一個人正常體溫會隨著生理節律有早低晚高變化,通常在清晨 4 點左右最低,而傍晚 6 點最高,而ㄧ天內的變異可達 0.5℃。年齡大小因素也會影響,一般小孩子的體溫較老年人為高,所以在發燒判斷上有不同的標準。


溫度測量方法

測量一個人的溫度是一個完整的臨床檢查的最基礎部分。各類醫療溫度計用於測量的位置主要有七處:肛門(直腸溫度)、口腔(口腔溫度)、手臂下(腋下溫度)、耳(鼓膜溫度)、陰道(陰道溫度)、膀胱、額頭上顳動脈皮膚。

體溫的測量有許多不同方式,口溫測量是把水銀體溫計放在舌頭下雙唇緊閉量五分鐘後測量溫度,若使用電子溫度計只需 30 秒;對於嬰兒可使用測量肛溫的方式。腋溫是把腋溫計放入腋下的最頂端,夾住五分鐘以上,相對上比較不正確。目前常使用的方式是利用紅外線掃描耳膜或是顳動脈血流得到耳溫及額溫,對於耳溫槍或是額溫槍的測量可因操作者的測量方式而產生不同結果,這要特別注意,使用前最好熟讀一下儀器的操作說明。近年來也有通過紅外線感測方式測量耳鼓膜溫度的耳溫槍測溫。因測量快速,於 2003 年 SARS 流行期間,這類測量在機場等公共場所被用來大規模檢測可能攜帶疾病的旅客。

在溫度與臨界值相差不遠的情況下,還要考慮其生理因素,例如人體溫度一天內的變化,早上 4 點左右最低,下午 6 點最高。故早上測得口腔溫度 37.5℃ 可認為是發燒,晚上則不一定。不同人的「正常體溫」可以相差約 0.4℃。更年期前的女性在排卵周期中體溫會有規律地變化。

測量溫度最佳的位置為心臟中心,但這需要在醫師監督下才能執行。顳動脈溫度測量儀是設計用來測量顳動脈上的皮膚表面,顳動脈是頭部最主要、最大的動脈。顳動脈電子體溫計比其他測量方式,例如:口溫、肛溫、腋溫、耳溫等更容易、更舒適,因為它是真正非侵入性的測量方式。

由於汞接觸或攝入的可能性,玻璃汞溫度計已被淘汰,不再推薦使用。無論使用哪種類型的溫度計,在使用時都要注意幾件事,包括先閱讀溫度計隨附的說明。每次使用前後,都要用酒精或肥皂和溫水清洗溫度計。口腔和直腸溫度請勿使用同一溫度計。

不同測量方式,體溫正常或發熱範圍也不同,一般來說,正常人體溫為 36-37°C。測量肛溫的正常範圍是 36.6-37.8 攝氏度,大於或等於 38.0 度就代表發熱。測量腋窩體溫的正常範圍是 36.0-37.0 攝氏度,大於或等於 37.5 度就代表發熱。成年人清晨安靜狀態下的口腔體溫的正常範圍是 36.3-37.2 攝氏度,上午測量大於 37.2 度或下午測量大於 37.7 度就代表發熱。

體溫一般用體溫計測量,高於下列溫度之一可認為是發燒:直腸、肛門、耳朵或顳動脈溫度為攝氏 38 度 (華氏 100.4 度) 或更高。口腔溫度為攝氏 37.8 度 (華氏 100 度) 或更高。腋下溫度為攝氏 37.2 度 (華氏 99 度) 或更高。


數位溫度計/電子體溫計 (digital thermometers)

使用數位溫度計檢查人的體溫,有多種類型可用,例如:口腔中使用溫度計,腋下(腋窩)和耳朵(鼓膜)溫度計,顳動脈溫度計使用紅外掃描儀測量額頭中顳動脈的溫度,直腸中使用直腸溫度計。數位溫度計一般都是多用途溫度計,可以用於口腔、肛溫、腋下的溫度測量。使用簡單,讀數簡單,而且測量速度快。傳統水銀溫度計 (glass thermometers) 容易引起汞中毒和誤吸等意外,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兒科逐漸停止使用水銀體溫計。如果您家裡仍有水銀溫度計,建議您及時尋找電子溫度計等替代品,停止使用水銀溫度計。

肛溫計 (Rectal)

肛溫計測量的溫度最為準確,肛溫測量方法只適合小嬰兒,美國兒科學會 AAP 的推薦年齡是 0-3 歲。

口腔體溫計 (Oral)

口腔在閉合狀態下,是很好的封閉空間,所以也可以很準確的檢測出體溫。測量口腔體溫的時候需要注意測試前對體溫計進行清洗,或者用酒精消毒。將體溫計壓在舌頭下方最深處,保持嘴的封閉狀態,直到測量結束。一些體溫計可以用來測量肛溫和口腔,但請不要混用,如果你兩種溫度都想測,買兩個。

腋下體溫計 (Axillary)

測量腋下體溫是我們最傳統的方式,但是在 AAP 的說明中,也是最不可靠的方法。腋下溫度測量比較簡單舒適,而且安全,但是相比直腸、耳朵和口腔,測出的溫度不夠準確。測量腋下溫度的時候,衣服、夾的方式、位置都可能會影響準確度。


耳溫槍/鼓膜溫度計 (tympanic thermometers)

耳溫槍是使用紅外測量耳內鼓膜體溫的產品,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類,耳部紅外線體溫計的準確度取決於其紅外線束到達鼓膜的能力。雖然在耳部耵聹,就是耳屎,多的時候以及耳道中存在小型彎曲的時候,這種體溫計的準確度會略有下降。但是因其相對準確、測量時間短,非常推薦使用。

耳溫量測是屬於非接觸量測技術。以感測元件量測待測對象其表面發射的熱輻射能量,再加以換算此對象的溫度再以數字呈現。每個感測對象其熱輻射能量並不是百分之百能夠放射至外界,只有完美黑體才有 100% 的放射率。因為量測的輻射熱能通常屬於近紅外線的波長範圍,因此此種溫度感測元件通常被稱為近紅外線溫度計。

以近紅外線溫度計進行耳溫量測,主要的原因有兩大項,第一是耳膜附近有大動脈,血液自心臟直接通過此大動脈。因此量測耳膜溫度最接近人體真實溫度。第二是耳朵的內部構造如同黑腔。耳溫槍進行量測時又可阻擋外界的光源。因此量測過程其放射率可假設 100%,符合近紅外線溫度計之要求。使用耳溫槍的時候需要注意耳屎較多的時候,會遮擋待測表面,測量準確度可能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額溫槍 (Forehead)

無論是簡易還是高級額溫槍,額頭溫度都不會準確。摸摸額頭是我們最直觀測量溫度的方式,但額頭皮膚的溫度會嚴重受到環境影響,作為體溫的依據非常不準確,因此不在推薦之列。以往額溫槍具有快速簡單的優勢,因此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可以用來粗糙測量,不過近幾年顳動脈體溫計的興起,未來額溫槍的市場應該會快速消退。


顳動脈體溫計 (Temporal artery)

這些種類中,大家可能對顳動脈感到陌生,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AAP) 中提到顳動脈是測量溫度「最實用 (most useful)」的方法。這種溫度計用紅外線掃描儀測定顳動脈溫度,顳動脈緊貼皮膚穿過前額,測量準確,操作簡單。顳動脈溫度計在市面上不太普遍,但是美國兒科學會強烈推薦使用。

顳動脈是指額頭兩側到耳上方,也就是俗稱太陽穴附近的位置。武俠小說中說太陽穴青筋暴起,就是指的顳動脈。這裡是人頭部的主要動脈位置,而且非常貼近皮膚表層,所以用來測量溫度非常合適,是體表測量最準確的部位之一。

同時,顳動脈體溫計和額溫槍一樣,在測量時不會打攪病人、快速簡單。目前大部分產品也都是採用非接觸式的紅外技術,但在內部技術設置上會有一些差異,因此如果一個產品只說明用於額頭而沒有說明用於顳動脈,是不能被分到顳動脈體溫計中的。

需要注意的是購買表明測量顳動脈的紅外體溫計,更快捷簡便一些。要在正常室溫環境下測量,太陽直曬、寒冷戶外環境,都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

水銀體溫計測量較準,但容易斷裂而發生水銀洩漏中毒,使用時需要非常小心。電子測溫計,安全、經濟、溫度波動小,可測量口腔、腋下、肛門直腸。紅外測溫儀,常見有耳溫槍和額溫槍,測量快速、便捷,但有誤差。紅外熱成像儀,適合車站、機場等大型場所。


那些因素會影響體溫?

所處環境會影響溫度測量,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何時量溫度會影響溫度測量值,早上體溫低,下午體溫高。身體狀態會影響溫度量測值,運動和進餐後,體溫會較高。年齡也會影響體溫,嬰幼兒體溫較高,老年人體溫較低。最後是女性的生理期也會影響體溫,女性排卵期、妊娠期體溫高。


測體溫時要注意什麼?

測量前 20-30 分鐘避免劇烈運動、進食、喝冷熱水、淋浴或者是進行冷熱敷。測量時如選用水銀溫度計,應檢查有無破損,保持腋下乾燥。口腔測溫 30 分鐘前不能吃任何食物、吸菸或是喝水,防止結果不準確。如果測量值高出正常範圍一點,可能是存在測量誤差,可測多次取平均值。


公共測溫工具會不會造成感染?

公共場所大多會採用非接觸式的紅外線測溫儀,一般不會導致交叉感染。

但對於需要通過接觸皮膚或黏膜,才能完成測量的工具,需要在使用後進行酒精消毒,否則可以會存在感染風險。


發熱是否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

不一定。如果沒有接觸過可疑傳染源,不超過 3 天短期輕度發熱可以在家隨訪觀察。如果近期接觸過可疑傳染源,出現發熱、咳嗽、呼吸急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需立即就醫。


居家隔離時,每天測幾次體溫?

自身身體的醫學觀察一般要求每天監測體溫 2 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室內通風兩次,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


新冠肺炎患者體溫正常就可以出院?

體溫恢復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且採樣時間間隔至少一天,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對於發燒的誤解

對於發燒存在許多誤解,其中一些誤解會給您造成不必要的擔心。

誤解:發燒需要藥物治療。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發燒本身並無危險,不需治療。用藥只是為了緩解症狀,減輕不適。如果孩子發燒期間身體並無不適(無論睡著或清醒時),您無需讓其服用退燒藥。

誤解:溫度計上的具體讀數很有用。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孩子發燒時,最應留意的是其面色/體貌和舉止是否異常,尤其要注意孩子服用退燒藥後的表現。舉例來說:發高燒但面色/體貌和舉止正常的孩子,以及發低燒但看似病態、反應遲鈍的孩子,後者的情況要嚴重得多。某些輕微的病毒性疾病可能引起高燒;而某些嚴重的細菌感染則可能與體溫過低有關。無論如何,您應該測量孩子的體溫,以便記錄發燒的天數。

誤解:發燒會導致大腦損傷。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絕大多數由感染引起的發燒不會超過 42°C(107.6°F)。此類發燒不會導致大腦損傷。體溫持續超過 44°C(111.2°F),大腦才會受損。這樣極高的體溫,一般在中暑或使用受管控的藥物(例如麻醉藥或某些精神病藥物)後才會出現。常見的兒童感染不會使體溫升高到這一程度。

誤解:發燒對兒童有危害。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發燒僅僅意味著人體的免疫系統開始運作。許多病菌在略微升高的體溫環境中無法正常存活,發燒實際上有助於身體對抗感染。因此,儘管孩子會感到不適,但大多數發燒對人體其實是有益的。用藥主要是為了緩解症狀。

誤解:服用布洛芬或醋氨酚後一定會退燒。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用藥會減輕孩子的不適,但其體溫或許只會下降 1°C 至 2°C(2°F 至 3°F),無法恢復正常水平。有時,即使服用了布洛芬或醋氨酚,發燒情況仍不見好轉。

誤解:使用抗生素能迅速退燒。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抗生素的效力僅限於治療細菌感染。孩子服用抗生素後,藥物會立即開始對抗細菌,但仍可能需要兩到三天才會退燒。抗生素無法治療病毒感染。絕大多數的兒童感染均由病毒引起,抗生素無法起到治療效果。

誤解:治療發燒症狀,可防止孩子出現發熱性驚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治療發燒症狀並不能防止出現發熱性驚厥,不應以此為目的給孩子用藥。發熱性驚厥通常有家族史,且多在發燒初期即發生。


產品型錄

按 此 觀 看

產品規格書

按 此 觀 看

安裝指南

按 此 觀 看

使用說明書

按 此 觀 看

產品保固

按 此 了 解

教學影片

按 此 學 習

安裝方式

按 此 了 解

開發文件

人體溫度

按 此 了 解

量測距離

按 此 了 解

健康聲明書

按 此 下 載

ATR 軟體

按 此 了 解

PTR 實聯登記平台

按 此 了 解

產品價格

按 此 詢 價

線上諮詢

按 此 進 入

24小時報價系統


按此免費詢價